桃城招商引资
桃城区 - 桃城概况桃城区近临京、津、石等大中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铁路交通,京九铁路石德铁路在城区交汇,形成铁路交叉黄金十字。衡水站为京九铁路京南第一大站。是石德线联接京广、京沪、京九三条铁路大动脉的中心枢纽。公路交通,北京至广州的106国道纵贯市区,石黄、石青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各级公路交织成网、四通八达。城区通讯发达,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直全国各地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种通讯设施完备,性能良好,服务项目齐全。桃城区民风淳厚,崇尚文化、热情好客。城区面貌日新月异,街道宽阔、新楼栉比,绿树成荫,草坪密布、卫生整洁、空气清新,居住条件宽裕、环境优美。居民生活小区舒适安逸。占地255亩的人民公园湖光山色,曲径回廊,歌榭舞厅,小桥流水,令游人流连忘返。桃城区为全市文教卫生中心,医疗条件良好,共有大型综合医院五所,中医院一所。其中市第一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市第二医院分别为三级甲等医院和三级乙等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服务质量优良。教育事业硕果纷呈,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日益提高。城区有大中专院校10所,中学19所。其中,衡水第一中学为河北省重点中学。桃城区 - 自然地理桃城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温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连阴雨天气发生。农业气候资源较丰富,但是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好干旱、冰雹、洪涝、低温、大风等、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历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42.8小时;年蒸发量在1295.7-2621.4毫米;历年年平均降水量为496.4毫米;全年偏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 3.0米/秒;历年平均气温为12.7℃;历年平均地温为15.1℃,年际变动一般在13.7℃-16.7℃之间;年平均降雪日数为8.1天。桃城区桃城区水电资源丰富。国家重点工程衡水电厂二期工程竣工,年发电能力达到120万千瓦,可极大地满足工农业的电力需求。位于城区南郊的衡水湖,面积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到1.88亿立方米。是蓄水、供水、发展水产养殖的重要资源地。同时,桃城区地下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桃城区为河北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是古黄河、古漳河、古滹沱河、滏阳河冲积洪积区,北、西部属滏阳河流域,东南部属黑龙洪流域。境内地势较平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高程在22.4社到26.4米左右,高差4米上下,地面坡降一般在八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地形因受历史上古河道经常改道及洪水泛滥,冲刷淤积的影响,境内颁布着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浅平封闭洼地。较大的洼地,南部有千顷洼,东北部有落龙洼,西部有胡堂洼,北部有呼家洼。这些浅平洼地最深点低于一般地面3米左右(千顷洼),有的仅低于地面1米左右(呼家洼、胡堂洼)。沿古道河遗迹,有诸多高地,其高度低者高于地面1米左右,高者高于地面达3至4米。面积由几亩、十几亩到几十亩不等。深浅不一,长短不等的道沟、自然排水沟遍布全境。按照排、灌、路、林统一规划,旱、涝、碱综合治理方针,经过大规模土地平整,境内已是田成方,路成网,渠道纵横,绿树成荫。桃城区 - 历史文化桃城区是一方受到千年文化滋养的风水宝地,建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的宝云塔历经千秋,亭亭玉立,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隆皇帝赐名的“安济桥”,位于市区中心,桥两侧各有60个石柱,上雕一尊大石狮,狮下有一两只小狮围绕,栏板浮雕云纹,极尽鬼斧神工。桃城区历史文化名人辈出。唐代著名经学大师、教育家、思想家孔颖达曾负责篡修《五经正义》,成为官定的经学统一教科书。同时代享有盛名的还有桃城区盖文达、盖文懿,二人在弘扬儒学上功不可没,并称“二盖”。盖文达与孔颖达同为盛唐十八学士之一。北宋著名哲学家邵雍,清代京剧“老生三杰”之一的张二奎,均为桃城区历史上的文化巨星。桃城人传承的珍品,有被世人称颂的“衡水三绝”:侯店毛笔、内画鼻烟壶、金鱼,还有衡水老白干。秦将蒙恬传授的侯店毛笔世代相传,行销海内外;冀派正宗内面鼻烟壶堪称国之瑰宝,多次作为国家礼物赠予世界名人政要;衡水金鱼,于乾隆年间被诏令进京,专养专宠,其中,“墨袍赤球”、“红头望月”等9个绝代品种,在金鱼王国里直傲龙鳞。“隔壁三家醉,开坛十里香”的衡水老白干,清香醇美,驰名中外。衡水三绝出自于中国衡水的内画鼻烟壶,以其小巧玲珑的造型,丰富多彩的材质,精美绝伦的工艺,匠心独具的装潢,被国际上誉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中国衡水习三内画艺术院内画艺术大师王习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经过长期苦炼,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构思新奇,意境高雅,设色古香,勾勒清晰,气韵生动的艺术特色。他的独特风格受到国际上的高度赞誉,被称之为“冀派”。衡水的内画艺术家以自己独特的画风和精湛的技艺成为冀派内画的侥侥者,受到各国收藏家的好评。其作品中以各国元首画像最为著名,多次被国家作为高尚礼品赠送给来访的美、英、巴西等国元首。衡水市园林管理处来顺宫廷金鱼养殖场于1982年建立,由北京宫廷金鱼饲养世家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精心管理。现养殖水面达1800多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十几万尾。近年来,徐立才先生挽救和培育出的金鱼品种已达十余个,现有品种64个,较为名贵的有:鹤顶红、王字虎头、朱砂眼水泡、喜鹊花龙睛球、十二块红龙睛、玛瑙眼、桔瓣狮子头、赤兔眼虎头及白玉冠等。从1986年以来,本场金鱼先后销往印度尼西亚、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衡水毛笔,亦称之为“侯笔”,古称象笔。始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朝被奉为御用,衡水因此被称为“毛笔圣地”、“北国笔乡”。衡水毛笔品种多达二百七十多种,笔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饱满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主要产于“衡水毛笔之乡”桃城区候店村。衡水毛笔笔尖选取黄狼尾、香狐尾、南山羊毛、羊须、白马毛、牛耳毛等各种动物毫毛为原料,笔杆采用毛竹、紫竹、斑竹、湘妃竹、凤眼竹等材料,笔杆上嵌装牙、骨、角、竹、硬木等多种样式口顶。生产工艺精细,样式新颖、造型美观。尤其配上红木、黄杨木和象牙等材料,精心雕刻镶嵌的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双凤展翅、凤凰戏牡丹以及古装人物、山水花木等图案的高档笔杆,更似锦上添花,成为一件件既有实用价值,而又精致高雅的工艺美术品。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赞赏。河北赵县安济桥又名赵州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桥,这是世界造桥史上的一个创造座落于衡水市区内滏阳河上,是一座七孔石拱桥,长116米,宽7.5米,桥面两侧各有石狮望柱60根,柱间镶石栏板,桥墩砌有分水石台,桥孔顶部刻有石龙首。两端对刻石狮,两侧砌石岸。整座建筑浑然一体,雄伟壮观。该桥始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初为木桥,后改建为石桥。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建,命名为“安济桥”。民国26年(1937年)10月5 日,侵华日军将该桥中孔炸毁。1956年将中孔修复为木结构。1982年全面维修,中孔改为水泥结构。1993年7月15日,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桃城区 - 历史沿革桃城区的前身为县级衡水市,系由衡水县演变而来,历史悠久。西汉时为桃县地,史称桃城,属信都国,东汉改属乐城国,三国时属冀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始置衡水县,属冀州。大业三年罢州,属信都郡。唐、宋、辽、金时属冀州。元中统二年改属深州。清初属正定府,雍正二年改属冀 州。 1913 年属直隶冀南道,次年改属大名道, 1928 年废道直属河北省。 1937 年属河北省第九督察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属冀南行署管辖。 1947 年设衡水市,次年撤销。 1949 年初属衡水专区管辖。 1952 年撤销衡水专区,改属石家庄专区。 1962 年复属衡水专区。 1982 年 1 月经国务院批准,以衡水城关镇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建衡水市。 1983 年 3 月撤销衡水县,其行政区域划归衡水市,属衡水地区行署管辖。 1996 年7 月,衡水地区行署改建为衡水市,原县级衡水市改为桃城区 。桃城区 - 经济概况建国五十年来,桃城区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步。1998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17倍。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648元,比49年增长155倍。产业结构进步优化,199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6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1949年的90:2.7:7.3和1978年的13.8:68.7:17.5调整到1998年的 8.4:49.2:42.4。商贸流通市场繁荣活跃,1998年区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亿元,比建国初期增长109倍,比1978年增长10.6 掊。国有、集体以外的其它多种类型经济发展迅猛,其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61.9%。固定资产投资快速示意图,投资规模逐步扩大,1978 年至1998年,全区区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9亿元,其中1998年为9.2亿元,加大了一些工业生产性重点项目的投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199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875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接连长了31.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情调入4650 元。1998年底储蓄余额达43亿元,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3674元,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36元。2008年,区委、区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经济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了全区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季度区属GDP完成18.3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8.2∶51.9∶39.9,分别同比增长5.8%、10.8%、9.3%,国民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9.8%,总量居全市第一,增幅居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3亿元,同比增长 15.8%。截止到4月底,绝对量列全市第一位。特色支柱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三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 7.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88.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了222.5%,同比提高了19.38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0105万元,同比增长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765万元,同比增长4.7%。工商企业税收占到了全部财政收入的94.8%,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截止到4月底,全部财政收入绝对量列全市第一位,增幅列第二位。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14.8%,绝对量列全市第一位,增幅列第五位;1-5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亿元,同比增长31.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5.8个百分点。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绝对量列全市第一位,增幅列第三位。截止到5月底,全区90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已开工65个,开工率达到了72.2%,完成投资11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了49.6%。其中的17个超亿元项目,已开工11个,开工率达到了64.7%。作为全区经济的主体力量,民营经济发展增势强劲。截止到一季度,完成营业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缴税金1.2亿元,同比增长 23.6%;实现增加值14亿元,占GDP比重达到了76.5%。企业改革扎实推进,目前已进入改制程序的企业8家,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9家,启动改制程序的企业27家,74%的需改制企业进入了相关程序。赵圈循环经济园进展顺利,已于3月底正式开工建设,园区核心项目、省重点项目??总投资96547万元的衡水伊昊化学有限公司30万吨PVC配套30万吨烧碱项目,已完成投资2400万元。总投资32163万元的美利达公司醛树脂及预分散颜料项目,已完成省发改委备案,并完成投资1300万元。北方工业基地建设势头强劲,目前已进驻项目49个,总投资72亿元,竣工项目达到34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今年计划新开工的7个超亿元项目,目前已完成选址和土地测量工作。河沿金属制品加工特色镇建设初见成效,高起点、高标准修编了特色镇总体规划,确定了“五园一区”的城镇总体规划,相关配套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利用省外资金3.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9.8%和8.9%。1-4月份,对外贸易实现双增长,完成对外出口7160万美元,同比增长28.6%,进口完成3284万美元,同比增长17.5%。预计1-5月份完成对外出口9226万美元,进口3857万美元。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坚持“率先发展”不动摇,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全市首位。2006年,区属GDP突破60亿元大关,完成65亿元,比2002年增长72.7%;全部财政收入达到3.6亿元,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列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利税分别达到26.7亿元和7.8亿元,乡镇经济发展迅速,全区纳入市考核范围的7个乡镇办全部进入全市20强,其中4个乡镇办进入全市“十强乡镇” 行列。城乡工业增势强劲,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2006年城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80亿元大关,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入统企业增加到103家,有20家企业规模和效益居全国同行业首位。面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成了全省首家股份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了80%,乡镇企业综合排名连续8年名列全市第一。连续四年荣获“全市工业发展先进县市区”第一名。特色产业迅猛发展。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橡胶、化工、金属制品加工三大产业为重点,加快特色乡镇建设,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产业占城乡工业的比重超过了80%。特别是以工程橡胶产业为重点,倾力打造全区第一产业、最具特色产业。同时,深入实施“城郊型特色乡镇培育工程”,着力抓了赵圈镇循环经济园项目、河沿小城镇建设两大特色板块的培育,打造了特色乡镇经济板块新格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 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718万美元,引进省外资金5.4亿元。经济外向度达到了23%,提高了16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总额上升到1.65亿美元。不断加快企业机制创新步伐,全区国有、集体企业103家中已改制31家,其中6家企业完成了彻底改制。共盘活存量资产4.1亿元,融资额达到2.9亿元,完成了 1058名职工身份置换。农联社改革成效显著,综合业务网在全省首家运行,共累计清收不良贷款3693万元。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强力推进“商贸(服务)兴区”战略,建立健全了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了一大批服务设施和项目,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200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7亿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到了40%。桃城区 - 农业概况大棚黄瓜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粮棉产量边疆多年高产、稳产。1998年粮食总产达到201505吨,比1949年增长了5倍。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构筑具有特色的产业化格避,确定了“面向市场、把握重点、突出特色,壮大基地、扶植龙头、加快发燕尾服”的工作思路,重点发展蔬菜、生猪、肉牛三大主导产业,1998年全区蔬菜面积达2740公顷,总产达到190962吨,形成了名、优、特的品种特色。1998年肉类总产达到15371吨,水产品1510吨,禽蛋8611吨。全区初步形成了“一品有规模、多品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近年来,桃城区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刚刚过去的2007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省市工作部署,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强化“三农”工作的基础地位,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统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农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做为工作重点,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各项惠农政策。全年共兑现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和综合直补等资金2544万元,区财政拿出500多万元向农业、农村倾斜,成为历年来支农力度最大的一年,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与农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726元,继续位居全市第一,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二是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突出。坚持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为导向,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以畜牧、蔬菜两大产业为主导,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区蔬菜总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设施菜6.5万亩,占到了65%,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晋升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蔬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日光温室建设和特色蔬菜品种为主的设施蔬菜比例进一步提高,种菜的效益大幅度增加。以最近邓庄乡的调查为例,樱桃西红柿亩纯收入达到了15240 元,大棚黄瓜达到了13125元,芦笋和“大城韭菜”达到了4100多元,与小麦相比,分别高出44倍、37倍和11倍。效益大幅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价格迅速攀升所致,更重要的是由于坚持优化结构、扩大种植规模所带来的。可以预见,他们所形成的樱桃西红柿、芦笋、韭菜、青椒等特色蔬菜、日光温室将会成为今后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点。畜牧业发展呈现出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优良品种基本普及、效益大幅提升的良好局面,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全年新增养殖小区15个、规模养殖场20个,牛出栏达到7.34万头,猪出栏达到25.7万头,羊出栏达到32.5万只,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了48%,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赵圈镇西郎子桥村的崔松涛去年斯格种猪存栏62头,育肥猪存栏520头,实现养殖业纯收入61.6万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百万猪倌”。三是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坚持运用工业的思维指导农业,以市场的手段经营农业,大力实施项目农业,有利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全年共建设实施各类农业项目19个,绿色大地食品公司有机食品加工、衡水但马牧业肉奶牛养殖等一批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重点龙头项目竣工投产,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农业产业化龙头经营组织达到29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0.4%,比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顺尧养殖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种羊生产企业,带动周边2万多农户实现了增收。四是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节水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发展试点村69个;建成了农业节水综合示范园1.2万亩;发展咸淡混浇井组 150个;建成了全市第一个农村集中供水站,解决了15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全市开创了集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先河;全省节水农业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我区连续六年被评为河北省农田水利建设“海河杯”竞赛先进县;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农业开发外资项目在全省名列前茅;植树造林扎实有效,林木覆盖率达到28.1%,林下经济初见成效;投资575万元,重修了12座农桥;投资1641.5万元,高质量地完成了27.2公里“村村通”工程等5项道桥改建工程;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沼气池1240个,生态环保能源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五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成就。围绕推进城乡教育统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全年新建、改扩建农村小学12 所,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共计389.4万元,为1140名家庭贫困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为465名家庭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总计 15万元;加强了农村社会救助,全年共发放救灾款204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91万元,有效保障了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络进一步完善;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开局良好,累计投入2900多万元,完成了二、三批67个村的文明生态村创建任务。深入贯彻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和“党群共富联合体”等活动,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北苏闸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成为全国典型。从大的政策环境看,近几年,中央连续出台的一号文件紧锁农业、农村工作,以“四取消”(取消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四补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两免一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为主要内容的支农政策惠及于民。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权益得到保护,国家用于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不断增加,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改观。这些支农惠农政策,还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必将更好更快地促进“三农”工作进入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从市场环境看,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农产品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要的阶段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格局正在被打破,让我们感受最直接的就是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持续上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从长远角度讲,国际、国内农产品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将在一个时期内存在。就当前而言,南方受冻害雪灾的影响,农业减产导致农产品内需供求发生变化,价格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运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和宏观市场环境继续趋好,这些都将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桃城区自身发展情况看,近年来,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加速向农村聚集,农业的特色化、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备,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主动发展、主动参与、主动提高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加之政府在人力、物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传统的农业模式正逐步被现代农业模式所取代,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条件。同时,农民致富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把我区农业农村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特色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还不够大,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农民参与的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农民增收的渠道还不够宽,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是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四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素质、知识、技能和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更新。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桃城区 - 城乡建设桃城区1998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437.7公里,实现乡乡通油面路,村村通公路。公、铁全年客运量1112万人次,货运量348万吨,旅客周转量 74119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23213万吨公里。市区程控电话总装机容量达到4.7万门,住宅电话3.7万门,移动电话达到1.6万户,无线寻呼 3.5万户。强大的能源优势。国家重点工程衡水电厂分两期建设。目前第一期工程60万千瓦机组已正式并网发电。到2000年二期工程竣工后,年可发电能力达到120万千瓦,并预留240-360万千瓦,可极大的满足电力供应。2006年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蔬菜业占种植业、畜牧业占大农业比重分别达到48%和44%;大力实施项目农业,四年来共建设实施各类农业项目60个,完成投资6亿元,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经营组织达27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7%;研究和初步制定了符合桃城区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完成了两批78个文明生态村建设,赵圈镇被确定为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2006年,我区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是“十五”期间国务院表彰的全国100个县(市、区)之一;连续五年荣获“河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海河杯’竞赛一等奖”,受到省政府表彰;2006年(全球水伙伴)河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与综合管理高级学术论坛在衡水市召开,我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基层单位登上了中国水务高峰论坛并作了典型发言。桃城区水电资源丰富。国家重点工程衡水电厂二期工程竣工,年发电能力达到120万千瓦,可极大地满足工农业的电力需求。位于城区南郊的衡水湖,面积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到1.88亿立方米。是蓄水、供水、发展水产养殖的重要资源地。同时,桃城区地下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桃城区民风淳厚,崇尚文化、热情好客。城区面貌日新月异,街道宽阔、新楼栉比,绿树成荫,草坪密布、卫生整洁、空气清新,居住条件宽裕、环境优美。居民生活小区舒适安逸。占地255亩的人民公园湖光山色,曲径回廊,歌榭舞厅,小桥流水,令游人流连忘返。桃城区为全市文教卫生中心,医疗条件良好,共有大型综合医院五所,中医院一所。其中市第一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市第二医院分别为三级甲等医院和三级乙等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服务质量优良。教育事业硕果纷呈,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日益提高。城区有大中专院校10所,中学19所。其中,衡水中学为河北省重点中学。
招商热线:400-116-9096